被列入實體清單將產生的限制
美國商務部的決定于北京時間今天中午12:00生效。列入實體清單受到的主要限制包括:從美國或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原產的商品、技術或軟件受到限制;進口其他國家商品,如果美國管制物項的價值占比超過25%,受到限制;產品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直接生產,或利用美國原產技術或軟件建設的工廠生產,受到限制。
需要特別進行澄清的是列入實體清單并不會限制以下行為:
1、繼續向美國出口。海康威視沒有放棄美國市場的計劃,我們仍然會繼續開拓美國市場,繼續服務美國市場的客戶;
2、為中國國內客戶或其他國家客戶提供海康威視的產品和服務不受任何限制,請所有海康威視的客戶放心,公司有能力保證持續、穩定的產品供應;
3、除了受到限制的采購內容,海康威視其他方面的經營活動不受任何限制。
網信普惠逾期未解,先鋒支付停運
先鋒系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從其獲得的金融牌照就可以窺探一二。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在大連做信用擔保起家后,先鋒系就陸續獲得了融資租賃、擔保、銀行、保理、公募基金、證券、互聯網小貸等金融牌照,并且在港股和新三板均有上市公司。
但2018年下半年開始,其資產端質量下降嚴重,“先鋒系”很多網貸產品狀況頻出。
7月3日,網信集團旗下網貸平臺網信普惠突然停止了充值及提現服務。7月4日凌晨,據一張網傳截圖顯示,時任網信集團CEO的盛佳在網信集團總裁群里宣布,經集團領導討論共同決定,網信平臺良性退出,會與政府相關部門一起確保平穩有序,盡最大努力保障投資人利益。
不過,7月5日,網信集團在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由于大額企業標的無法及時還款,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原因,導致集團部分產品出現逾期。并且公司高管各司其職,不存在“被刑拘”、“被帶走”等情況。并稱“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到良性健康的運營狀態”。
據網信普惠官網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平臺累計借貸金額1652.78億元,累計出借人數375.26萬人,借貸余額57.88億元,項目逾期率0%。獨角金融發現,7月4日以來,網信普惠總計兌付了2.78億元。
除了網貸平臺,先鋒支付也因業務違規身陷水火。
10月4日,中新控股發布公告稱,誠如日期為2019年7月8日的公告所披露,本公司得知大約自2019年7月8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現場檢查后,先鋒支付已暫時停止營運。但中新控股至今都未全面公布先鋒支付違規問題。









